寻人记
上海的冬日,向来不甚分明。阳光穿过梧桐的枯枝,斑驳地洒在国权路的石板路上。那家房屋中介的小店,门面窄得可怜,却总有几个老阿姨坐在里头,眼睛却比那\"千里眼\"还要尖利些。
六十八岁的吕老太便是其中一位。这日清晨,她正拨弄着算盘珠子,忽见门外立着个儿不高的姑娘,长发披肩,神色间透着几分踌躇。那姑娘说话慢条斯理,却字字分明:\"我想找我外公最要好的朋友。\"
这姑娘姓林,单名一个琪字,福建人士。她外公已是耄耋之年,临终前念念不忘的,竟是一位失联三十一载的故人——上海仪表厂的陈德宝师傅。吕老太听罢,将算盘往边上一推,道:\"铜钱是赚不完的,人情却是耽搁不得的。\"
展开剩余73%琪姑娘的外公,是个\"倔骨头\"。三明化工厂的老职工,血管瘤缠身,肋骨断了三根,脚肿得像发面馒头,却仍不肯示弱。他年轻时曾赴沪学艺,得遇良师陈德宝。那陈师傅教他钳工手艺,带他晨跑锻炼,竟无意中发现了他颈上的血管瘤,救了他一命。师徒二人书信往来三十余载,却在九三年断了音讯。
\"我们是一辈子的师徒。\"外公常这般念叨。琪姑娘记得,老人虽严厉如庙里的判官,连筷子插饭这等小事都要训斥,却始终珍藏着陈师傅寄来的照片,背面题着打油诗:\"光阴已过壹拾伍,喜逢资仁成材干...\"
吕老太领着琪姑娘四处打听。居委会摇头,派出所婉拒,新住户更是一问三不知。老太却不肯罢休,拖着不甚灵便的腿脚,带她寻访老厂长。顶楼窗户探出个白发苍苍的脑袋,却道厂里几万人,哪能个个相识。
琪姑娘无奈,只得将寻人启事发到网上。谁知这一发,竟掀起轩然大波。九十万双眼睛盯着这桩陈年旧事,有人提供线索,有人回忆往昔,更有人冷言冷语,道是\"编故事\"、\"博眼球\"。这世道,真情实意反倒成了稀罕物。
三日后,转机忽至。陈师傅的外孙女留言相认,却带来噩耗——老人已于去年作古。琪姑娘心中五味杂陈,既喜又悲。两家人通了电话,絮絮叨叨说了一个多时辰。原来当年互赠的礼物——木箱、缝纫机、笋干、腊肉,都成了岁月的见证。
\"一个人身后怎么证明自己来过?只要活在人的心里就不枉来过...\"陈师傅外孙女的话,让琪姑娘潸然泪下。
回晋江后,琪姑娘将寻人经过细细讲给外公听。老人颤抖着手比了个\"六\"——六十六年的情谊啊。她第一次见外公落泪,第一次知道他曾五次开刀,两次中毒,都是为检修设备钻那狭小空间所致。那个总板着脸的\"高高在上的长辈\",原来也有这般柔软的心肠。
网络喧嚣终会散去,但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,却如老茶,愈陈愈香。琪姑娘删去了视频,让故事回归本真。有人问她可要当\"网红\",她只笑笑。这世上,有些东西比流量金贵得多。
如今外公回到晋江老宅,常坐在藤椅上数飞机。一架、两架...时光就这样从指缝间溜走。但那些真挚的情谊,却永远定格在记忆里,如同黄浦江上的晨雾,虽淡却永不消散。
人生在世,能得一二知己,足矣。愿这世间的温情,能如星火,照亮更多迷途者的归程。
发布于:山西省盛鹏配资-杠杆配资开户-正规的配资炒股平台-正规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